​085600 材料与化工(原085204材料工程)

创建时间:  2019-08-30     浏览次数:


085600 材料与化工(原085204材料工程)               
  本专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是上海大学首个教育部、财政部资助的第一类特色学科,获教育部211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市"教育高地"等建设项目资助,拥有国内一流的金属材料测试与分析研究装备。
  本专业目前承担着国家863、973和科技部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十多项,以及四十多项横向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汽车用材料、工模具材料、高性能钢铁材料、非晶及纳米材料、新型铸造合金等材料,以及磁性材料、能源材料等功能材料,以材料的微结构分析、强韧化处理技术、凝固技术、塑性成型技术、铸造技术、材料表面改性及合金化、材料集成计算方法等为主要研究方向。
  本专业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上汽、一汽、宝钢、鞍钢、攀钢、兴化不锈钢研究院、上海电气、三大核电集团等大型企业有着广泛的产学研合作,为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场所。本学科与北京钢铁研究总院等单位联合成立了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上海汽车总公司及其所属的公司联合成立了汽车金属材料研究工程中心、汽车用钢研究所等研究机构,与宝山钢铁股份公司、兴化不锈钢研究院、上海电气、三大核电集团确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本专业课题研究与上海市的支柱产业密切联系,也为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就业面,主要就业于汽车、钢铁、能源、半导体、机电、家电、贸易等行业,为上海乃至全国培养材料工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    制:2.5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金属材料方向:工模具材料及其表面技术、汽车用金属材料(钢板、铝合金、结构钢)、材料合金设计与热力学和动力学计算、高性能金属钢铁材料、金属热加工及其数值模拟。先进凝固技术及新材料方向。

先进凝固技术及新材料方向:主要研究金属凝固理论与组织调控技术。结合材料集成计算设计和仿真,通过金属凝固过程的尺度效应、冷速效应和外场效应,开发先进凝固控制技术、以及超细晶超均质超强韧钢铁材料、纳米材料、非晶材料、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
  02.(全日制)薄膜电子材料、信息功能复合材料、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智能材料与系统、纳米材料与器件、先进陶瓷材料、能量转换材料。
  03.(全日制)金属材料的精炼、熔体处理和分析、加工过程的数值模拟、加工过程中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电磁场在材料加工制备过程中应用、电化学、高洁净金属材料制备、金属凝固理论及连铸技术、高性能结构功能材料制备、高温合金的钛合金铸造成型、粉末冶金、人工智能冶金、有色合金材料加工。
  04.(全日制)新型显示器件、光电器件、第三代光电器件、薄膜器件、有机发光器件、量子点器件、薄膜晶体管。
  05.(全日制)核电站关键结构材料(无辐射)、非晶合金材料、新型特殊钢及高温合金、电池材料、磁性材料、超导材料等。涉及新材料和新工艺的研发,以及材料在信息、能源、环保、腐蚀与防护等领域工程应用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指导教师:
  周邦新院士、孙晋良院士、董瀚、鲁雄刚、任忠鸣、翟启杰、张捷宇、钟云波、吴晓春、韦习成、张恒华、朱丽慧、杨弋涛、史文、鲁晓刚、李爱军、李谋成、李瑛、刘文庆、吕战鹏、王刚、王均安、肖学山、徐晖、罗宏杰、高彦峰、赵景泰、施思齐、骆军、卞建江、陈益钢、程晋荣、施鹰、王林军、夏义本、杨秋红、朱玉斌、操光辉、李重河、汪学广、尤静林、高玉来、李喜、李谦、程晓英、姚美意、李强、夏爽、郑红星、谭晓华、刘斌、张志军等正副教授百余名。
招生人数:详见招生计划汇总表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4英语二
  3.302数学二
  4.01方向:919材料科学基础(一)(专)
    02方向:920物理化学(二)(专)
    03方向:921材料科学基础(二)(专)

    04方向:922 材料科学基础(三)(专)
    05方向:921材料科学基础(二)(专)
  5.复试科目:

01方向:材料工程基础
     02方向:半导体物理(一)或 量子力学 或 固体化学
     03方向:材料加工技术(金属方向、非金属方向)或 钢铁冶金学 或 有色冶金原理 或 化工原理 或 智能冶金
     04方向:固体物理(四)
     05方向:物理化学(三)或 固体物理(三)
备  注:
    1. 本专业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培养。

2. 联系人:
   01方向:李娜 linaysu@shu.edu.cn  黎军顽 lijunwan@shu.edu.cn  宋长江riversxiao@163.com
    02方向:张文竹 沈悦 (021)66132031 shuemat@oa.shu.edu.cn
    03方向:李娜 linaysu@shu.edu.cn 邹秀晶xjzou@shu.edu.cn
    04方向:廖英杰 (021)56333362,yjliao@shu.edu.cn
   05方向:林根文 (021)56331537 gwlin126@126.com,姚美意 (021)56338586 yaomeiyi@shu.edu.cn





上一条:​085600 材料与化工(原085216化学工程)

下一条:085400 电子信息(原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